- 八识六义 → 八識六義
- 慈恩大師窺基, 在《百法明門論解》一書中, 解釋此含攝八識的心法, 有曰: ‘心法者, 總有六義: ’這六義的要點是: 一、 集起名心: 謂此心收集、 儲藏諸法種子, 并於因緣具足時生起現行。 換言之, 集起之心, 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而言。 積集名心, 指前七轉識, 它能熏習積集的諸法種子;又有一說, 集起之心是前七轉識現行, 共集熏起種子;而積集之心是第八阿賴耶識, 以其能積集諸法種子故。 三、 緣慮名心: 緣慮之心指第六意識, 指此心有攀緣、 思慮一切外境的功能, 這是第六識獨頭意識的功能。 四、 或名為識: 此心或名為識, 識者了別義, 了解分別其緣慮的外境, 此約指前五識與五俱意識的功能。 五、 或名為意, 意者等無間故, 指心識念念相續, 等無間斷, 六、 或第八名心、 第七名意, 前六名識: 若寬泛的說, 八識皆可名心, 亦可名意, 或名為識;但若自八識的功能殊勝來說, 則第八名心, 第七名意, 前六名識, 此三者, 全是心識功能的一部分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